从马拉松赛道上的万人奔跑,到罗浮山越野跑者的矫健身影;从滑板碗池中的飒爽转身,再到双月湾上踏浪而来的冲浪爱好者;从极具挑战的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再到红花湖绿道上的惬意享受……近年来,惠州这座极具天赋的户外运动场,“山、海、湖、林、河、江”等户外运动资源丰富,吸引了登山、越野、滑板、轮滑、帆船等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相关业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惠州提出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之都”的底气何在?“体育+文旅+生态”具体又将如何融合发展?
作为十五运会滑板、轮滑项目的举办城市,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内的运动员们早早就拉响了备战的号角。
蹬地、前冲、飞起、转身……在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们不厌其烦地将同一个动作做了一遍又一遍,只为了自己的动作可以精进一点,再精进一点。“在家门口参赛,机会难得,我既激动又紧张,一刻都不敢松懈。”广东滑板队种子选手郑好好表示,自己将着重练习滑板转身等动作,争取在比赛中做出漂亮的动作,希望能够拿到奖牌。
惠州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王松介绍,惠州是广东省滑板队所在地,培养出郑好好、陈烨等一批知名年轻实力运动员,第十四届全运会,广东省滑板队在滑板项目中取得1金2银;杭州亚运会,惠州运动员陈烨在男子碗池项目比赛中获得金牌;巴黎奥运会,中国有4名滑板运动员参赛,其中曾文蕙、朱沅铃、郑好好三人都是来自广东省滑板队。
随着“十五运会”日益临近,惠州的滑板运动氛围逐渐浓厚,除了惠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外,在惠州滨江公园、东江沙公园和金山湖公园等地,每天也都可以看到滑板爱好者训练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惠州有近2万滑板爱好者,“惠州的滑板氛围很好,很多公园都有场地能够让我们去练习招式。”惠州滑板爱好者谭健聪说。
王松表示,近年来,惠州积极建设滑板场地设施,仲恺高新区新修建的五一公园、御湖公园、双岗公园等都设有滑板场地,目前也正在推动奥林匹克体育场、惠州体育馆室外广场、市儿童公园、市七女湖体育公园筹建滑板场地,预计今年内将完工,届时惠州滑板爱好者将有更多专业的场地进行活动,国家级大赛的举办+滑板场地的提质升级将进一步推动惠州滑板等户外运动发展。
4月19日,伴随着嘹亮的鸣笛声,2025年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广东·惠东站)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在惠州上演了一场扣人心弦的“速度与激情”。
作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山地自行车越野赛以“高难度、强挑战”著称,也因此受到不少运动爱好者的欢迎。它不仅要求骑手具备强劲的爆发力与耐力,更考验其精准的控车技巧、快速的应变能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参赛经历非常美好,赛道设计得很完美,兼具挑战性和专业性。”成年男子越野赛冠军吕先景如是说。他表示,这是他首次到惠州参赛,惠州气候宜人,空气清新,让人感觉放松自在。
吕先景的感受,是到惠州的户外爱好者一个小小缩影。惠州坐拥罗浮山、南昆山两座名山,280多公里海岸线蜿蜒而过,森林覆盖率高达58.2%,具备得天独厚的户外运动发展潜力。
2024年,广东印发了《关于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举办文旅、体育、文创等活动,拓展港澳台、东南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境外客源市场。”
作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的核心区,惠州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将高水平规划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包括完成最美旅游公路建设,打造森林徒步路线;启动体育小镇建设等内容。
具体而言,惠州谋划了218公里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规划设计了沿线个极具特色的主题驿站。体育小镇项目选址位于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沿线的横河镇郭前村,占地约3600亩,主要建设运动主题服务区、环湖绿道、青少年U系列户外运动区、徒步森林径、上良精灵村和未来社区等,推动“体育+”融合发展。
“惠州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之都基础良好。”王松介绍,近年来,惠州举办了不少骑行、徒步、越野、登山、赛车等赛事活动,惠州户外运动发展进入加速期。目前惠州已建成红花湖徒步骑行基地、南昆山休闲运动基地、激流坑水上运动基地、罗浮山登高露营基地、惠州湾滨海运动基地等六大户外运动基地。
随着天气逐渐转热,惠州滨海运动也将逐渐旺起来,其中就有不少冲浪爱好者的身影。“惠州海岸线绵延,水清沙细。我平时比较喜欢徒步、飞盘等运动,现在天气逐渐转热,想尝试些水上运动,已经跟朋友约好了五六月份在惠东海边住上一周,专门学习冲浪。”来自深圳的Judy说。
据悉,惠州正以“两山(南昆山、罗浮山)两湾(大亚湾、巽寮湾)一湖(西湖)”的户外运动空间布局,同时以古驿道、绿道、碧道串联全域,构建长达1100公里的“慢行系统”,形成连山、通海、贯城、串趣的绿色生态游憩网络。
半城山色半城湖的惠州,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岛于一体,山地、水域资源丰富,开展户外运动从不乏场地与载体。
沿东江、西枝江,徒步于城市公园,赏两江四岸优美风光;傍西湖、红花湖,骑行于休闲绿道,享受城市慢生活;登高榜山、象头山,用脚步丈量城市之巅,辽阔城景尽收眼底;踏浪双月湾、巽寮湾,享受驰骋水面的快感……惠州越来越成为大湾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主阵地之一,人流、产业越来越多。
“十四五”时期是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开局时期,也是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关键阶段。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体育总局、自然资源部等八个部门印发的《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持续增加户外运动场地设施,推动户外运动参与人数不断增长,力争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
惠州也在2022年8月印发了《惠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提出要构建更加便民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户外运动基地。
经过多年的耕耘,惠州户外运动风景正好,户外运动产业活力正旺。据统计,目前惠州有近500家体育制造企业,产品深耕全球市场,如惠州杰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和惠州朝鹏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滑板,占全球高端滑板品牌市场35%~40%的份额;惠州市喜德盛自行车、惠州萨瓦自行车等头部企业,带动整个惠州自行车产业的集群化发展。除此之外,还有滑雪装备、运动防护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不仅推动了惠州体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也为惠州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之都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借着十五运会和惠州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之都”的契机,惠州将着力推动产业融合与项目拓展,充分利用自身自然资源,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一方面,依托罗浮山、南昆山等山地资源,开发山地户外运动项目,打造集康体养生、山地运动、生态研学等于一体的山岳型旅游集聚区。另一方面,凭借江河湖海资源,在东江沿岸各镇、白鹭湖、金山湖、巽寮湾、大亚湾等地,发展青少年、群众体育等综合户外营地,开展皮划艇、帆船、海钓等水上运动项目。
此外,惠州还在培育壮大运动器材产业,以喜德盛、萨瓦、杰诚等骨干企业为核心,发展自行车、运动滑板产业,完善配套产业链。通过规划建设骑行车道,打造专业级滑板公园和训练基地,引进有影响力的滑板、自行车体育赛事,以赛事带动产业发展,也为游客提供更多参与户外运动的装备选择与体验机会。
Copyright © 2024 必一运动冲浪湾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089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