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运”遇见“chill运”,国家级体育盛会悄然变“潮”!第十五届全运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共办,这不仅是一场竞技的巅峰对决,更是一股席卷湾区青年的活力新风。赛场上拼搏的热血,赛场外共享的激情,让“为国争光”叙事融入港澳年轻人可感的潮流生活。全运会正以其前所未有的开放与魅力,成为凝聚共识、激发归属的顶流盛事。看,湾区青年正以更“chill”姿态拥抱国家盛事;这份共鸣与参与,正是粤港澳深度相融、脉搏同频的最强律动!
“Chill运当道”系列首篇,让我们和中国香港体育联盟主席霍启刚共同开启!
霍启刚出席“全力支持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奥林匹克主义教育计划系列活动中的校园嘉年华。
身着一身轻便运动装,积极投身基于足球、保龄球等运动的游戏中……近日,中国香港奥林匹克学院主席兼中国香港体育联盟主席霍启刚,出席“全力支持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奥林匹克主义教育计划系列活动中的校园嘉年华,与学生们互动交流。广州日报港澳站记者专访了霍启刚,听他讲述“chill运”如何“当道”。
在现场,在场学生大声向记者讲出他们对十五运会的浓厚兴趣,“全民运动”在校园中蔚然成风。同时,当滑板、攀岩等“潮流化”全运会项目愈受关注,冲浪与霹雳舞登上十五运赛场,刮起“chill风”全运会是否会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全运会第一次走进港澳,由粤港澳三地共同举办,又将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当越来越多受年轻人“追捧”的潮流运动出现在全运赛场,全运会因刮起“chill风”广受关注。谈起全运会潮流化,霍启刚表示:“这并不仅限于全运,在我看来,全球的体育赛事都是如此。”他表示,这次全运会项目参照奥运会项目设置,奥运会项目中已经加入滑板、霹雳舞等潮流项目。
对于运动会更加“潮流化”的现象,霍启刚提到:“每个运动会都需要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新的粉丝、新的市场都是年轻人,通过一些潮流项目吸引他们参与非常重要且关键。”比如,滑板运动在香港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多,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这个项目。他说:“我觉得这是好事,整个体育圈的生态朝着年轻人和新兴运动发展,这是大趋势。也能吸引以前不太喜欢体育、不太关注体育的人尝试新事物。”
对于这次全运会,他说:“第十五届全运会很特别,首次由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承办。这也是一种制度创新,所以我觉得本届全运会的协同合作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霍启刚表示,希望通过校园嘉年华这样的活动,积累全运氛围,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运动员的故事、全运会的理念,记住全运会的历史,在某个层次上,这也是巩固他们爱国情怀、认识国家的好方式。
霍启刚出席“全力支持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奥林匹克主义教育计划系列活动中的校园嘉年华。
与以往全运会在一城举办不同,本届全运会将出现一些新模式。像公路自行车赛在港珠澳大桥往返;马拉松赛串联港澳,约21公里在香港、约21公里在深圳。霍启刚非常期待全运会顺利举行后,未来体育界能否按照这一模式举办更多这样的跨境活动。他表示:“这有助于香港和广东不同城市的体育文化友谊联络,我期望这能成为本届全运会留下的良好机制。”
此外,霍启刚称,全运会和奥运会都是四年一次,奥运会代表世界水平,对每个运动员,每个国家地区来说都是重要标杆;全运会很多项目的竞赛水平都达到奥运水准。他说:“一方面,全运会让各省市运动员展现自己、积累经验,有机会代表中国参赛(参加国际比赛);另一方面,全运会的竞技水平不低于奥运会,也值得推介给广大中小学生——大家可能以为奥运会是最高水平,但全运会和奥运会大部分项目水平相当,值得大家到现场或通过电视关注,这是很难得的机会。”
霍启刚表示:“我很期待11月有很多全国顶尖运动员来香港,我也想以主人家的身份欢迎你们。我觉得香港已经准备好了,we are ready!”
文/广州日报港澳站记者:曾毅、卢梦谦图/广州日报港澳站记者:廖雪明视频/广州日报港澳站记者:廖雪明、卢梦谦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
Copyright © 2024 必一运动冲浪湾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08944号